赵永厚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欢迎您!

神志病发展简史

时间:2022-10-03 18:17
      自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各种神志疾病,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神志疾病作斗争。所以,中医对神志病的认识源远流长,中医探索和治疗神志病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神志病的学术发展史。
      春秋时期,诸文献典籍中出现了很多有关神志病的零散记载。如在病因病机方面,《左转》中提到“春时有痟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吕氏春秋·仲春纪》曰:“百病怒起”“醉者越百步之沟”说明此时期对引起神志病的各种内外因素都有所提及。
       秦汉时期,中医学形成了几部奠基性著作,包括《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其中记载了大量神志病病名,如“狂躁”“谵妄”“癫疾”“奔豚”“百合”等,还详细描述了各种神志病的症状表现,并基本明确了神志病的本质及发病原因,中医神志病的学术体系基本形成。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说明产生神志错乱的主要原因是“火”,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热病发狂的记载颇多,对其热病所致精神紊乱的描述更为细致。此时期对病因病机的描述涉及外感、内伤、不内外因等几个方面。在症状描述方面,如狂病,《灵枢·癫狂》“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金匮要略》还提出了“脏躁”“奔豚”症状。在神志病治疗和预防方面亦有较深刻的创见,《内经》对狂病的治疗用生铁落饮以平肝降气,《伤寒杂病论》中提及的治疗神志疾病的法则和方剂也很多,如桃核承气汤、奔豚汤、甘麦大枣汤等。
        晋唐时期是中医神志病学全面发展时期,主要是丰富了对神志病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经验,晋唐医家对神志病提出了针灸、方剂等多种治疗方法,完善了神志病的治疗体系。在病因病机方面,如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中就根据病因和症状列出了30多种神志异常的病证。在症状描述方面,晋唐时期的医学著作对各种神志病的症状特点都做了细致描述。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对神志病的症状描述十分详细、生动,如:“凡诸百邪之病……其有种种形象,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在神志病治疗方面,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介绍了多个治疗神志病的穴位和方法,具体有关治疗神志疾病的穴位85个,分布于十四经中。
        到了宋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神志病的理论探索更加深入,辨证更加详细,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在病因病机认识上,金元时期诸多医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河间学派”的创始人刘完素发挥了《内经》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理论,强调癫狂是由于火热过亢引起的,主张治疗癫狂必须泻火,倡导“火热过亢”论。“痰迷心窍”论者认为,“痰”是癫狂的病理因素,这源自金元时代的张从正和朱丹溪两家。在神志病治疗方面,金元医家摸索出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收到较好疗效。如宋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方书《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分别收录了16800多首方剂和2万首方剂,其中很多是专门治疗神志病的,如逍遥撒、苏合香丸等。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神志病学术体系升华时期,此期学派争鸣,百花齐放,在中医神志病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则治法、方剂配伍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大量有益成果,是中医神志病体系全面升华的重要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对神志病的认识逐渐明确,分类更精细,辨治方法趋向完善和成熟。对神志病的病名认识和分类方面,王肯堂《证治准绳》列出“神志门”,将神志病分为癫、狂、痫、烦躁、惊恐等几种类型。症状描述方面,如陈士铎《石室秘录》“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如饥悠悠如失也”。在病因病机方面,明清医家也提出了很多可贵的认识,如徐春甫提出血虚是癫狂的病因,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也”“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在神志病治疗方面,如王清任创立了癫狂梦醒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剂,提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神志病。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神志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神志病的研究和探讨上,从中医基本理论、临床经验总结、群防群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以中医学“神明之乱”为神志病发生的总病机,而导致的因素则由阴阳失调、气血怫郁、痰浊作祟、七情所伤、枢机不利、痰浊闭窍、瘀血阻滞为主要所在,这为治疗神志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正确的指导原则和辨证方向。